close

一、前言 長榮航空(2618)是台灣重要的航空公司之一,與華航(2610)並列國內兩大航空業龍頭。後疫情時代,全球旅遊解封帶來的觀光復甦成為支撐航空業業績重返高峰的關鍵。本篇文章將探討長榮航空的基本面、技術面、籌碼面,並對投資人提出風險與建議。

二、基本面分析

  1. 疫情後的運量復甦
    隨著各國邊境陸續開放,國際航線逐漸恢復,旅客量明顯回升。長榮航空在遠程航線(美洲、歐洲)具優勢,加上區域航線(亞洲)的需求增溫,客運營收有望繼續上揚。貨運部分則因疫情期間需求爆發後漸趨緩,需留意全球貿易量與物流費用的變化。

  2. 機隊與航線佈局
    長榮航空近年積極引進新機種,如波音 787、777 以及空中巴士 A321neo 等,提升燃油效率與客艙舒適度。航線方面亦加強與星空聯盟(Star Alliance)夥伴的合作,擴大轉機與聯運的優勢。若全球旅遊市場重回正軌,長榮航空具備搶市的有利條件。

  3. 財務結構
    航空業屬於資本密集產業,長榮航空長期以來需面對高額的飛機採購支出與貸款。利率上揚時,財務成本相對提高,影響短期獲利。但倘若客運收入持續增長,能有效攤平成本開銷,財報表現有機會逐季回溫。

三、技術面與籌碼面

  1. 技術面走勢
    航空股近年受到疫情衝擊,股價震盪劇烈。長榮航空在疫情高峰時因貨運爆發一度支撐股價,後來隨著貨運需求回落而盤整。若觀光旅遊需求持續回補,本週股價可能測試前波高點。可留意壓力區位置,以及月線、季線交叉情形。

  2. 籌碼面動向
    外資對航空股的著墨多在全球復甦情緒與油價、匯率波動的評估上。若國際油價維持合理水平,且匯率相對穩定,外資可能提高持股。投信與自營商也會在觀光旺季或重大利多(如航線增班、財報優異)時短線進出。

四、風險與建議

  1. 風險因素

    • 油價與匯率:燃油成本約占航空公司營運成本的相當比例,若國際油價大幅波動或新臺幣大幅貶值,將衝擊獲利。
    • 疫情變數:雖然全球疫情已趨緩,但若病毒變異或部分國家再度實施旅遊限制,客運需求可能再次受創。
    • 競爭與供需:多家國際航空公司恢復航線後,機票價格競爭激烈,可能壓低營收及利潤。
  2. 投資建議

    • 跟隨旅遊復甦趨勢:長榮航空在國際航線與服務品質上具一定口碑,可因應各國解封帶來的客運增長契機。
    • 觀察油價走勢:短線投資者可多留意國際油價與美國利率政策,預判航油成本是否劇烈波動。
    • 布局節奏:若看好後疫情時代的觀光復甦,但擔心短期波動,可採取分批進場策略;亦可留意季報、半年報等營收數據公佈後的市場反應。

五、結語 長榮航空在全球觀光復甦下具備不錯的成長潛力,但航空業特性決定了其易受油價、利率、疫情等多重因素牽動。本週若市場對國際航行需求回升抱持樂觀,或是公司公佈正向展望消息,股價有機會保持穩健走勢。對投資人而言,航空股具備周期性與高波動特質,需用更審慎的風險控管策略。同時把握後疫情時代的旅遊需求紅利,也應持續關注各種突發事件對全球航空市場的影響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terio 的頭像
    Sterio

    Sterio的543

    Ster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